自本月18、19日起共機頻繁擾台,並對國軍戰機的廣播驅離採取反包圍的實戰動作,確已進入武力對抗形式,僅差開火而已,台海緊張情勢立即急遽升高。很顯然地,共軍的動作是衝著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訪台的回應,反制美國逐漸捨棄「一中原則」的外交基礎,走向全面切割的外交關係。這亦凸顯台海緊張情勢的本質,是中、美在印太地區的霸權之爭,而台灣在地緣戰略形勢中無奈地夾雜在中美之間。
面對此情勢,蔡英文總統呼籲中共自我克制;國防部更將「第一擊」名詞修改為「自衛反擊權」;採「不挑釁、不怯敵、避免擦槍走火」原則應處。但從戰爭的理論言,此政策的意涵仍處在政治角力階段,發話的對象亦以國際視聽及台灣老百姓為對象,凸顯台灣的民主自由社會以爭取國際認同,亦在顯現共軍的軍力擴張及威脅性。但這對於現實的準戰爭狀態及未來戰爭的勝負並無實質意義。
所謂的自衛反擊權,這是國際法中國防上應有的自衛權,在任何狀況下都必然存在,無需將之定位在「第一擊」。難道後續的反擊就不是自衛嗎?又國際對戰爭行為的裁定,只是認定是否有侵略行為,以決定是否發起國際制裁。由於中共是聯合國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,對中共制裁其後果無法想像。
但在當下,中共所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,中華民國亦是一中憲法。況且尚有所謂「九二共識」的存在,縱然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,但亦無事實證明台灣有獨立的主權存在。亦即無法否定兩岸仍延續「內戰」狀況,因而可不接受國際干涉。
倘若真實的戰爭一起,中共發動武統,問題就更不在反擊的正當性,而是反擊的戰術、戰略作為能否制勝。須知戰爭是政治的延續,戰爭一起,勝敗決定是非,不能制勝一切皆屬空談。
蔡英文解釋共機擾台即是「武嚇」,將破壞區域和平,加深國際間感受大陸的威脅性,亦讓台灣人更為警覺。殊不知,武嚇在戰略意義上即「戰略嚇阻」,其目的在藉武力威懾而改變對方的戰略思維及其走向,是冷戰中典型的戰略作為,這不屬戰爭行為,也不是戰爭的主因。真正的戰爭因素在「敵對意識」,此意識若不能解除,而在彼此相互作用中提升,即從「文攻」轉為「武嚇」,進一步則發動戰爭。
兩岸的敵對意識除了地緣戰略形勢上的意識衝突外,其主要癥結是「統獨爭議」。此爭議不能消除或合理的解決,兩岸走向戰爭是必然的結果。
面對此兩岸情勢,蔡英文藉不斷的美國高層官員訪台,積極拉攏台美關係,企圖擺脫一中架構的作為,與她呼籲中共「自我克制,不要挑釁」之議背道而馳。在兩岸不能同調的相互作用下,只會升高對立走向戰爭,無法緩解兩岸關係。
依二戰後亞太地緣戰略形勢發展的歷史軌跡,台灣若介入此爭,必成為美國的棋子與中國同胞相對抗,此情絕非兩岸同胞之福。為今之計,兩岸之爭不應置於武力,而應建立共識,尋求妥協。
(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)
September 23, 2020 at 04:36AM
https://ift.tt/3iV6ygt
修補兩岸 勝於修改第一擊 - Yahoo奇摩新聞
https://ift.tt/37CMnz5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